第(2/3)页 商税高达六成以上,最终转嫁给消费者。 苏轼在奏折中说:‘浙中米价踊贵,民有流殍’。 按照《宋史》、《梦粱录》以及诸多地方志的佐证,当时有八千万人口,皇室贵族只有千分之三的人口,占据了三成的财富且免税, 富商士绅占了百分之三的人口,占据了六成的财富, 平民百姓占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,只占据了一成财富。 泉州外商聚居区"蕃坊"极尽奢华,而福建路佃农暴动频发。 国强吗?建国一百六十年就发生了靖康之耻,被迫南迁。 每年一亿五千万贯的财政收入,军费之处占了六成,官俸占了两成,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,战力却是弱的可怜,金兵南下时汴京禁军‘持杖不能上马’。 而南宋为什么还能苟全一百五十年,因为他们给敌人交纳了岁币,占了财政收入的一成以上。 到了南宋德祐二年,元军攻临安时,国库尚存金80万两,而流民遍野,何等的讽刺。 朕刚才为什么问金朝攻击南宋,问题就是出在这里,庞大的军费无法转变成军队战力,他们的民富是被平均了,而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。” …… “在诸位提到的诸多朝代和时期中,唐开元盛世或许勉强算的上,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、商业、军事都是极其繁荣的。 民富是真的富有,而不是平均,三十年人口增加一千五百万,这就是极强的证明了。 但这只能说是相对其他几个朝代和时期,底层百姓依旧是以吃饱饭为最大的追求,杜甫的诗只能代表他所能看见的,还有更多他看不见的乡野农村。 国强也是真的,府兵制保障军队战斗力,安西都护府控制中亚。但在安史之乱后,迅速衰落,这个时间点大唐才见过一百四十年不到。 究其原因是奢靡之风盛行、潘镇割据、宦官专权等等,最重要的是财政过度依赖关中和贫富差距加大。前者是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中,后者则是贫富不均衡。 朕这么分析,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吗?” 群臣沉默,眼中满是思索之色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