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87 第三次北伐落幕-《五胡烽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刘猛道:“慕容恪主动退让不是因为他胆怯,恰恰是因为他足够高明。只有先把拳头收回来,才能挥出更有力的一拳。”

    贺方颔首道:“黄河南岸多河流,有利于晋国水师作战。且桓温要是用水师切断黄河交通,燕国的军队就成了瓮中之鳖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他主动把军队撤到更有利于骑兵作战的北岸,是扬长避短。”

    刘猛道:“不止于此,燕国把沿途的百姓全部掳走,桓温军无法就地获得补充,加大了他的后勤压力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主动权一点点向着燕国转移,时间拖的越久对他就越不利,除非他能获得晋国的支持。”

    文易失望的道:“晋国必然不可能支持他,所以这一战看来是不成了。”

    刘猛道:“燕国拥有千万人口又兵强马壮,想打败他必是倾国之战。桓温想靠荆州之地一举完成北伐大业,本就不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他聪明就应该改变策略,一点点蚕食才是最好的办法。”

    文易道:“晋室和士族不会给他蚕食燕国的时间,所以他寻求决战的做法也无可厚非,只可惜了那些无辜的将士。”

    众将也叹息不已,身为将领他们难免会产生代入感。要是自己碰到这样一群猪队友,想死的心都有了。

    还好唐国不是晋国,他们不用面对桓温这样的难题。

    文易感慨了一番之后说道:“燕国从黄河南岸掳走了几十万人,必然会造成大量流民,看能不能弄一些回来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为了减少麻烦慕容恪把这几十万人就近安置在了黄河北岸,这么多人短时间内安置好,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。

    但出现短暂混乱是必然的,少上几万人也没谁能查得出来。

    路千钧和商务司燕国负责人吴巴,联手买通了广固和乐陵的官吏,又通过他们贿赂了北海王慕容纳。

    慕容纳上奏,以青州地广人稀且又是攻打晋国的前线为由,申请在这里安置十万流民。

    慕容恪根本就没怀疑自己的亲弟弟,大手一挥就同意了。

    一个月后,这十万人就变成了六万五,其余三万五千人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唐国货物。

    此时慕容恪的心思都放在了应对桓温上,对国内的掌控程度下降了许多,根本就不知道自家亲兄弟带头挖自己家的墙角。

    而知情人要么不愿意得罪慕容纳,要么就参与其中成为获利者,几万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失了。
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